熟女俱乐部五十路二区av,又爽又黄禁片视频1000免费,国产卡一卡二卡三无线乱码新区,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中文在线中文a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編輯觀點 > 25億美元的完美策劃

25億美元的完美策劃

—— ——小議英特爾大連設廠
作者:李健 時間:2007-03-27 來源: 收藏

                 
                     
    這是一個策劃的時代,我們都在談創(chuàng)意,最近的一次創(chuàng)意真的值得我們套用一句流行用語——你太有才了。

    周一,宣布在25億建廠,首先,建的確切說法是廠而非廠,這是一個很容易模糊卻又必須分清楚的概念。廠,主要是以生產基礎的生產線為主;廠包含的則是設計、生產、封裝與測試等一系列功能,區(qū)分開了這些概念,英特爾這次在建廠更多地可以看作一場昂貴的“策劃秀”。

    說是策劃秀,一點也不夸張。雖然是再正常不過的發(fā)布會,但其新聞受關注程度之高已經達到了25億美元的回報價值。首先,幾乎各大媒體都及時進行重點宣傳,其新聞價值早就超越了科技范圍,進而可以說覆蓋了整個中國,這樣一次投資所帶來的宣傳效果不是曾經那幾個小藍人的搞笑所能比擬的。更重要的是,頂著英特爾全亞洲第一個廠的頭銜和12英寸這個大眾很陌生但確實先進的生產技術把整個投資渲染的異常美好,更被封為跨國公司最具價值的投資,這一切把英特爾的形象粉飾得近乎完美。如果通過傳統(tǒng)方式實現(xiàn)這些效果,恐怕至少也需要幾十億美金的持續(xù)宣傳投入,而現(xiàn)在僅僅一個投資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不可不說英特爾的策略之高明。

    其次,頂著開發(fā)東北老工業(yè)區(qū)的口號投資這個東北最吸引人和最重要的城市,可以說在政治上是一次近乎外交性的投資。今年年初,臺灣率先放開晶圓廠對大陸投資限制,但技術僅限于8英寸和180nm,是近乎淘汰了的技術,并無多大價值,而英特爾這次帶來的則是目前最先進的12英寸和市場上主流的90nm工藝,該投資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界定了美國的高科技限制政策,壓制了臺灣放寬投資的影響力,是對中國政府的一種高姿態(tài)支援。同時,沒有選擇芯片產業(yè)重點的華東地區(qū)不僅僅是因為能源方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與中央政策保持同步,為開發(fā)東北做出了表率。這次投資可以說大大增進了英特爾與中國政府的關系,為以后英特爾的市場營銷鋪設很好的根基。再次,雖然在與AMD的競爭中,英特爾已經逐漸把握主動,但其市場份額并沒有實質的提升。中國乃至亞洲這樣一個蓬勃發(fā)展的市場,是與AMD爭奪最激烈的戰(zhàn)場,這個戰(zhàn)場的勝利關乎著全局的走勢。而在中國建廠無疑最具有宣傳和炒作價值,至少在很多消費者的認知中把英特爾當作所謂“國貨”,想想奧迪不就是如此在中國成功的么?

    英特爾投資大連建晶圓廠,對中國芯片產業(yè)有意義么?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但意義并不如宣傳的那么明顯。積極的意義是可以在大連周邊發(fā)展出一個完整的芯片產業(yè)鏈基地,出現(xiàn)產業(yè)鏈上代表最新技術的各種相關企業(yè),而這些企業(yè)的高額顯然不會滿足于只服務一家英特爾,這對于中國的其他晶圓和芯片制造企業(yè)來說無疑是個利好消息,在身邊就有技術先進的上下游供應鏈廠商無疑更利于其快速發(fā)展。毫無疑問,大連工廠的出現(xiàn)對中國芯片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意義則并不如宣傳的那么明顯。首先,從晶圓廠的生產流程來說,生產技術對我們并無多少開放性。晶圓廠是非常專業(yè)化的自動流程生產,除了解決一定國內人員的工作崗位外,真正的核心技術很難外流。除了布設的生產線之外,其他的軟件操控流程對于絕大多數(shù)工人來說是神秘的,精細到納米級的所有生產流程幾乎很少有人工操作介入,因此即使投資的是最先進的技術還是很難為中國人獲得。在這個層面上,中芯國際這樣企業(yè)的壯大才是真正對國內芯片業(yè)整體提高有重要意義。此外,英特爾投資的是晶圓廠,按照其25億美元的投資規(guī)模在晶圓制造領來說并不算大。目前在建的幾個12寸巨型晶圓生產線投資規(guī)模都超過50億美元,這還只是在原有基礎上翻新的費用。不僅如此,計劃2010年投產的這條生產線如果還是采用12英寸90nm技術,那么按照英特爾創(chuàng)始人摩爾老先生的說法,這種工藝早就已經成為歷史的塵埃了。90nm現(xiàn)在還算是國際市場的主流,但去年英特爾已經開始投產65納米了,而按照標準的芯片制造工藝發(fā)展線路圖,2007年屬于65nm與90nm并存期,45nm將在2007年下半年開始面世量產,90nm在2008年開始進入衰退期。到了2010年工廠投產之際,按照臺機電制定的技術線路圖,32nm的市場主導地位已經岌岌可危,那時90nm這樣的巨無霸實在不知道還有什么重要市場。再次,現(xiàn)在連中芯國際都開始了12英寸65nm的投資,臺機電已經開始大規(guī)模的量產12英寸65nm,應該說英特爾的這條生產線放在現(xiàn)在的國際市場上并不能說先進。

    當然,在大連投資這個工廠是英特爾一個很成功的投資,至少從前景上分析是很有意義的。首先,起到了非常好的宣傳作用,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對于未來的市場策略有很大的幫助。其次,利用中國相對低的生產成本進行成本敏感的芯片組生產有利于提高其產品競爭力,其實英特爾不會利用這個工廠生產CPU是很正常的決策。CPU相對技術含量高,處在壟斷地位的英特爾可以保證一定利潤的前提下進行價格調控。而其他的外圍芯片組則有許多競爭者,對價格相對敏感,成本優(yōu)勢與技術優(yōu)勢一樣重要。更為重要的是,大中國區(qū)已經成為全球PC零件主要生產基地,在這里設廠生產芯片組無疑是英特爾直接對各路競爭對手最有利的回擊。更接近下游廠商,更接近終端市場,無疑是英特爾凝聚更多下游廠商的高招。

    對未來更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是,選擇大連,英特爾等于在全球芯片廠的分布帶的最中心點插入了自己的第一顆棋子。以英特爾目前的產能,大連工廠應該不會很大范圍的接外單從事。但這些都只是現(xiàn)在的分析,真的到了工廠投產之際,相信不會再采用90nm這個早就被遺棄的技術。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中國國內芯片自給率持續(xù)低迷和中國芯片設計與需求的大幅上揚,中國芯片并不一定比生產CPU外圍芯片組利潤低,而且扎下根的英特爾生產線在投產前就開始擴大產能的概率也很大,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給大連工廠賦予了更多神秘的使命。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工廠,面對FABLESS企業(yè)的飛速發(fā)展,英特爾不可能不動心,而傳統(tǒng)業(yè)務營業(yè)額的持續(xù)徘徊不前也是英特爾邁向代工的幕后推手。如果到了投產的那一天,大連工廠開始大規(guī)模的代工服務并不是什么意外,畢竟相比于其他的廠址,中國境內的代工需求是最高的也是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摹?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