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Google在自家親生的智能硬件產品上面難言超級成功,倒是買來的Android、Nest大獲成功。盡管中間起起伏伏,我認為原因也許是這家公司的基因決定了其一直試圖用軟技術建立標準,然后吃生態(tài)的紅利,現(xiàn)在到了人工智能時代,棋局已經清晰。
關鍵字:
谷歌 人工智能
開啟智能+中國新紀元 首屆全球頂級人工智能產業(yè)、學術、投資領袖跨界匯聚年度盛典
支持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中關村科技園區(qū)管理委員會
聯(lián)合主辦:中國自動化學會、新智元
北京中經智元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是新智元的主體公司,新智元是中國權威的人工智能三位一體產業(yè)平臺,關注人機融合、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革命對人類社會與文明進化的影響,領航中國新智能時代。自 2015年9月7日上線以來,新智元媒體平臺已擁有10萬+訂戶,覆蓋主流人工智能行業(yè)精英從業(yè)者。2015年,新智元社交平臺奪得清博大數(shù)據新媒體指
關鍵字:
人工智能
智能,一直是現(xiàn)在市場上銷售的熱門賣點,智能手機、智能家電、智能機器人……那智能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AI)是計算機學科的分支,通過模擬情景、人的意識和思維獨立完成具體指令。
AI涉及的領域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專家系統(tǒng)等等,它已經逐漸融入現(xiàn)代生活,并為其添姿增彩,最典型的例子包括蘋果的Siri(智能語音助手)等手機個性化功能。
一份來自于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報告概述了人工智能的發(fā)展趨勢,暢想了2030年人工智能將如何融合并影響我們的生活,并為我們如何最好管
關鍵字:
太陽能 人工智能
雖然關于“人工智能時代即將來臨”的論斷不絕于耳,但就目前階段而言,自主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系統(tǒng)仍無法很好地理解現(xiàn)實世界。不過,在AI技術研究浸潤多年的 IBM則表示有信心完成人工智能的這一巨大跨越。近日,該公司與MIT達成了一項長期合作,旨在使未來的人工智能在視覺和聽覺具備與人類同等的理解能力。 IBM方面將提供Watson認知計算平臺的專業(yè)指導和技術,而MIT將在此基礎上進行后續(xù)研究。
在此過程中,研究最大的挑戰(zhàn)可能在于如何提高模式識別和預測能力
關鍵字:
IBM AI
谷歌要繼續(xù)占領你的生活。
4日,谷歌密集發(fā)布了一系列硬件新品,既有跟你形影不離的智能手機,又有擺在客廳桌上的語音助手,插在電視上的智能電視棒,戴在頭上的虛擬現(xiàn)實眼鏡,還有控制家庭網絡源頭的無線路由器,總之,這些硬件設備幾乎能夠無死角地全面覆蓋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看得見、摸得著的硬件設備只是表象,是背后強大技術的具體載體。谷歌首席執(zhí)行官Sundai Pichai提出未來是“人工智能為先”的時代,而這些硬件設備就是谷歌布局未來人工智能,進一步完善和強化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體現(xiàn)
關鍵字:
谷歌 人工智能
10月4日對Google來說 是個大日子,因為這家網路搜尋引擎巨擘有可能自此成為推動消費性電子產業(yè)邁入一個由云端機器學習服務所驅動之新時代的“硬體廠商”──Google在這一 天發(fā)表了兩款智慧型手機(Pixel)、一款智慧揚聲器/智慧家庭閘道器(Home)、一款虛擬實境VR頭戴式裝置,以及一款Wi-Fi路由器。
Google 新發(fā)表的Pixel智慧型手機以及Home智慧揚聲器,可說是該公司最重要策略性產品──機器學習服務Assistant的“容器”
關鍵字:
Google AI
今年是個不平凡的年份,不光是大數(shù)據、云計算、虛擬現(xiàn)實等新興產業(yè)發(fā)展的元年,也打開了人工智能60周年的大門。3月的人機大戰(zhàn),4比1的比分將人工智能拉至輿論最高點。如果你簡單認為那只是人工智能的曇花一現(xiàn)就大錯特錯了。
日前,習大大在考察中科大時,小曼機器人和網紅機器人佳佳分別向他打招呼問好,可謂搶盡風頭。這些人工智能機器人,不過在國內不斷搶占版面,在國外也創(chuàng)下不少記錄。例如早前日本一高中破天荒錄取Pepper機器人作為“教師擔當”,幫助學生克服交流障礙問題,同時還幫助學生學習
關鍵字:
人工智能 機器人
本周微軟雷蒙德研究院發(fā)生較大人事變動。微軟宣布組建5000人規(guī)模的工程和研發(fā)團隊,專注人工智能。新成立的部門Microsoft AI and Research Group將由微軟行政副總裁沈向洋領軍。沈向洋在一份博客中稱,新的團隊“將使微軟具備創(chuàng)造真正智能系統(tǒng)和產品的能力,我相信我們擁有這個地球上一些最好的人工智能人才,我們將繼續(xù)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與此同時,另一位華人高管、微軟應用程序與服務事業(yè)部執(zhí)行副總裁陸奇因健康原因離職。自此,微軟所有人工智能相關人員及產品都將統(tǒng)一到新
關鍵字:
微軟 人工智能
如果沒有他,Google、臉書正在研究的機器學習、人工智能(AI)可能無法進展那么快。他,也是讓Tesla創(chuàng)辦人馬斯克(Elon Musk)親自寫Email,表達希望成為第一個拿到最新AI GPU的人。他是黃仁勛,NVIDIA創(chuàng)辦人暨執(zhí)行長。
NVIDIA執(zhí)行長黃仁勛指出,臺灣政府應把AI列為重點發(fā)展產業(yè),工業(yè)4.0的基礎就是AI,不是鋼也不是蒸氣。
科技界的變色龍
如果要用一個動物來形容NVIDIA,應該是變色龍,倒不是因為那亮綠色為底的LOGO,而是對
關鍵字:
NVIDIA 人工智能
一些公司擁抱改革,也有一些公司被改革壓得喘不過氣。近些年來,IBM公司的股票表現(xiàn)不佳,因為投資者根本不清楚它屬于哪個領域。
今年6月,位于紐約州阿蒙克(Armonk)的技術巨擘IBM公司已經105歲了,不過在羅睿蘭(Ginni Rometty)于2012年接任公司的CEO之前,IBM就已經被困在了一個交叉口。IBM公司以及其西裝革履的顧問們在20世紀構建起壟斷地位時所借助的陳舊計算技術,比如服務器和大型機已然逐漸跟不上時代的步伐。IBM明白,公司的未來寄托在云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上,而且羅睿蘭堅定
關鍵字:
IBM 人工智能
最近麻煩纏身的“鋼鐵俠”ElonMusk(伊隆·馬斯克)日前接受了YC合伙人SamAltman的采訪,由雷鋒網根據采訪視頻整理成文,原標題《ElonMusk:改變世界大多數(shù)時候不需要一個博士學位》。
YC:我們今年想聊一下關于你對未來的看法,以及人們應該超哪些方向努力。你有一個說法很有名,你說你年輕的時候認為世界上有5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假設你現(xiàn)在是22歲,你覺得那五件事都是什么?
ElonMusk:首先,我覺得如果有人在做一些能讓社會受益的事情,這件
關鍵字:
人工智能
9月28日下午,從美國傳來了AI人工智能界最重磅的消息,Google、Facebook、Amazon、IBM以及Microsoft正式宣布成立一個名為AI合作組織(Partnership on AI)的非盈利性組織。
該組織的全名為保障AI利于人類社會組織(Partnership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Benefit People and Society),簡稱為AI合作組織(Partnership on AI)。旨在研究和形成人工智能領域最好的技術實踐,促
關鍵字:
人工智能 谷歌
在本周的微軟Ignite大會上,我們展示了如何全面、廣泛地將人工智能(AI)注入到微軟各產品和服務,以此來進一步幫助我們的客戶。
在這個根本性的轉變中,我們的出發(fā)點是普及人工智能,就是讓每個人都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并從中受益。我們專注于創(chuàng)造一個人工智能集群,它不僅覆蓋基礎設施、服務、應用以及智能助理,而且可為包括消費者、企業(yè)用戶和開發(fā)者在內的眾多客戶群所用。
我們正在創(chuàng)建許多工具,讓繁忙的職場人士在工作上能夠有條不紊;讓身處不同國家的親朋好友能夠跨越語言障礙盡情交談;讓智能手機用戶能夠分身有
關鍵字:
微軟 人工智能
9月27日,小米秋季新品發(fā)布會在京召開。小米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發(fā)布了小米首款人工智能電視,共兩個尺寸:創(chuàng)新分體設計的小米電視3s65英寸和一體設計的小米電視3s55英寸,分別售價4999元和3499元。
兩款電視全面采用旗艦配置,升級64位旗艦處理器,可支持HDR;三星和LG原裝真4K屏,廣色域背光技術NTSC超85%,顯示驚艷、畫質超凡;外觀延續(xù)小米電視3系列的紅點獎設計理念,金屬超薄最薄處僅9.9mm,雙45°鉆切工藝打造出的香檳金鉆石紋彰
關鍵字:
小米 人工智能
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出身的陳寬,對人工智能在醫(yī)療領域當中應用的商業(yè)前景看得很清楚。“一種是在臨床科室的應用,為醫(yī)生診斷提供輔助;一種是為器械廠商、信息廠商提供人工智能服務,增加他們的價值;再有是與互聯(lián)網醫(yī)療公司合作,提高一名醫(yī)生的工作效率;還有就是走到基層去,與基層醫(yī)療機構合作。”而且陳寬對36氪表示,推想科技在這場景中已經都有了應用的嘗試。
陳寬在2015年初創(chuàng)辦推想科技,致力于人工智能醫(yī)療影像診斷。陳寬在美國讀書期間就接觸到了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學習在2012年I
關鍵字: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人工智能(ai)!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人工智能(a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人工智能(ai)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