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rtx 3050 文章 最新資訊
NV抨擊Intel和AMD的GPU技術是非主流
- NVIDIA:CPU和GPU是兩個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產品 2006年底,AMD和ATi所出現(xiàn)的新公司一直致力于把GPU集成到CPU里面,其實Intel曾經在這方面作出過努力,現(xiàn)實表明這樣的CPU并沒有任何高性能的表現(xiàn),不過其最大的好處就是減少耗電量、PC的大小以及最終成本。NVIDIA認為,這樣的產品對于高性能的PC來說意義不大。 NVIDIA:Intel的larrabee技術只停留在2006年 Intel計劃2009年推出其GPU,雖然其已經發(fā)布了一些細節(jié),但從來沒有透露任何規(guī)格,
- 關鍵字: GPU NVIDIA AMD CPU Intel
英特爾發(fā)布USB 3.0草案速度提高10倍
- 英特爾發(fā)布了USB 3.0規(guī)范草案。此舉將有助于解決與Nvidia和AMD之間的糾紛。Nvidia和AMD曾揚言要另起爐灶,開發(fā)自己的USB 3.0規(guī)范。 USB 3.0是一種新一代的高速連接技術規(guī)范,計劃于明年發(fā)布。USB 3.0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xiàn)在未來的PC和電子產品將采用它,還體現(xiàn)在它能夠提供10倍于USB 2.0的速度。USB 3.0的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約為5Gbps。 英特爾本周三發(fā)布了支持USB 3.0架構的“擴展主控制器界面”草案0.9版,該草案提供了支持U
- 關鍵字: 英特爾 USB 3.0 Nvidia AMD
AMD發(fā)布最強顯卡技術:驅動問題成軟肋
- AMD公司在美國時間本周一發(fā)布了該公司迄今為止性能最強勁的圖形技術,與Nvidia一起競逐用戶數(shù)量雖少、但備受關注的狂熱游戲玩家市場。 AMD在高端市場挑戰(zhàn)Nvidia的最新戰(zhàn)略是用相對較小的芯片組合在一起來獲得更佳性能,周一發(fā)布的正是這樣的產品,其電路板上集成了兩枚4870圖形處理單元(GPU),以此迎戰(zhàn)Nvidia目前最快的顯卡GTX280。以單枚芯片來看,集成9.5億個晶體管的4870的性能不敵晶體管數(shù)量高達14億個的GTX280。不過,由于AMD將兩枚芯片集成在板上并且改善了芯片間的通信
- 關鍵字: AMD 顯卡 Nvidia 驅動
商刊:AMD可能將其芯片廠出售給合作伙伴
- 《商業(yè)周刊》文章指出,苦苦掙扎的AMD也許會將其芯片生產廠出售給合作伙伴,然后專注于同英特爾的競爭。 芯片廠商AMD日前宣布,它將在芯片生產模式上進行較大程度的改革,但是它沒有透露改革的具體內容。結果引發(fā)了華爾街投資者和硅谷IT業(yè)界的普遍關注和猜測。 AMD現(xiàn)在正面臨著公司創(chuàng)立以來最艱苦的一段時間,今年以來公司營收為28億美元,虧損達到16億美元。它現(xiàn)在面臨著的難題是:如何在繼續(xù)生產能夠與競爭對手英特爾的產品相抗衡的個人電腦芯片和服務器芯片的同時,又無需背負太重的芯片生產廠運營成本?
- 關鍵字: AMD 芯片 英特爾 Nvidia 高通
NVIDIA Geforce 9M系列移動顯卡規(guī)格揭秘
- 隨著眾多普通和商業(yè)電腦用戶從傳統(tǒng)的臺式機電腦向筆記本電腦的轉移,但是這趨勢依舊沒能改變主流PC游戲玩家堅持使用臺式電腦的看法,畢竟后者在硬件可升級性、獨立顯卡的圖形性能和處理器性能上占有相當大的優(yōu)勢。 不滿足于目前移動顯示芯片市場現(xiàn)狀的顯示芯片巨人NVIDIA公司于近日推出了Geforce 9M系列高端移動顯卡,在此類高端筆記本顯卡的支持下,那些熱衷于PC游戲的玩家就可以在自己的筆記本平臺上玩上最新的對顯卡有著一定要求的視頻游戲。 NVIDIA最新的移動圖形處理器芯片不僅僅能夠在改善筆記本
- 關鍵字: NVIDIA 顯示芯片 Geforce 9M 流處理器
nvidia rtx 3050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nvidia rtx 3050!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nvidia rtx 3050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nvidia rtx 3050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nvidia rtx 3050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nvidia rtx 3050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