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英特爾董事長貝瑞特沒有透露增資成都工廠的時間表,但英特爾成都工廠目前卻正在持續(xù)采購設備,并將大量招聘新員工,到2009年,使員工總數增加40%,達2500人。
“目前,英特爾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增長,包括員工、生產設備基本上集中在成都,這在英特爾在整個中國的投資中,應該是最快的。”英特爾(成都)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成都工廠廠長麥賢德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至于去年落地的英特爾大連12英寸工廠的投資,他認為,雖然額度最高,但畢竟處于建設階段,到2010年才能投產。
關鍵字:
英特爾 封裝測試 芯片 AMD
“利用英特爾迅馳技術平臺,配合高清數字電視的實時接收,將擴展筆記本電腦的多媒體功能,創(chuàng)造移動產品應用方面的市場新亮點。”6月24日,在由英特爾公司與中視購物同推高清電視收視新應用發(fā)布會上,英特爾中國區(qū)總經理楊敘提出了高清電視收視新應用的核心話題。
目前,中視購物與英特爾公司以及眾多IT產業(yè)合作伙伴,共建了“高清產業(yè)聯盟”。聯想、方正、宏基、戴爾、海爾、愛國者等業(yè)內重量IT企業(yè)都是該聯盟的成員。
據了解,只要配上個價格幾百元的USB電視棒,擁有
關鍵字:
英特爾 移動數字電視 芯片 凌訊
英特爾(Intel)于2008年持續(xù)大力推銷移動上網裝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產品概念,臺灣PC廠商也共襄盛舉,紛推出相關的產品原型設計,一時之間聲勢浩大,似乎x86架構進軍手持及移動裝置將有所成。
另一方面,曾遭英特爾點名批評的ARM,近來結合其陣營的芯片廠商也推出主打MID市場的處理器,強力反擊英特爾,重炮批評以Atom芯片的功耗表現,根本不適用于MID類型的產品。
MID這類外型與體積比手機略大的手持裝置,高續(xù)航力跟可移植性是基本的產品要求,面對挾低
關鍵字:
英特爾 MID ARM Atom 手機芯片 NVIDIA SoC
由于NAND閃存市場仍然充滿挑戰(zhàn),iSuppli公司維持對供應商近期形勢的“負面”評級,并重申了對于2008年全球市場銷售額增長9%的預測。
美國經濟低迷導致消費需求減弱,NAND需求也出現下滑跡象,促使iSuppli公司去年11月首次對該市場作出負面評估。NAND閃存大量用于個人媒體播放器(PMP)、數碼相機和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之中,因此與其它存儲芯片相比受經濟形勢的影響更大。
這種評估得到了媒體報道與NAND供應商英特爾的業(yè)績預警的證實。英特爾在3月份警告稱,由
關鍵字:
NAND 閃存 iSuppli 英特爾
6月23日消息,今日,英特爾公司與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發(fā)展及產業(yè)化司(以下簡稱“科技部高新司”)在北京簽署了“關于新一代移動計算架構合作研究的諒解備忘錄”,宣布將共同關注和推動英特爾公司與清華大學共建“清華大學-英特爾先進移動計算技術研究中心”的成長與發(fā)展,推動新一代移動計算架構的技術革新。根據備忘錄的約定,英特爾(中國)研究中心與清華大學還同時簽署了關于建立合作研究中心以及開展移動計算架構研究的合作協議??萍疾坎芙×指辈块L、英特爾
關鍵字:
英特爾 清華大學
建立合資企業(yè),減少資本支出,晶圓代工廠商產能利用率高漲,450毫米晶圓工廠,原油價格上漲,這些都是2008年上半年的突出現象。下半年平均銷售價格是否會上漲?
回顧一下上半年IC產業(yè)的突出特點:????
成立了幾家合資企業(yè),尤其是內存供應商之間的合資企業(yè)(如美光-南亞科技,英特爾-意法半導體)。上半年DRAM和閃存市場價格競爭十分殘酷,迫使內存廠商為了生存而采取斷然措施。
2008年資本支出預算減少(或者進一步減少),ICInsights認為,這
關鍵字:
IC 晶圓 意法半導體 三星 英特爾 臺積電
據SEMI消息,2008年半導體制造的前工序設備市場規(guī)模將比上年下降約17%。由于世界經濟前景不樂觀,很多企業(yè)推遲了投資計劃。不過,SEMI預測09年將開始恢復,將比上年增長12%以上。
東南亞和臺灣明顯反映了這一趨勢。預計08年比上年將分別下降40%和33%,而09年的增長率將分別超過50%和80%。另一方面,預測今明兩年美國對前工序設備的需求將持續(xù)減少,與此相反,中國和歐洲及中東地區(qū)則將持續(xù)增長。雖然日本和韓國的需求持續(xù)低迷,但與08年的2位數減少相比,估計09年將只下降1位數而稍有恢復。
關鍵字:
半導體 前工序設備 英特爾 三星 東芝
2008年6月23日,英特爾公司董事會主席貝瑞特博士在訪華期間與四川省政府共同啟動旨在支持地震災區(qū)災后重建和恢復工作的“英特爾 i 世界計劃”。
關鍵字:
英特爾 CPU
日前,阿爾卡特朗訊、思科、英特爾、三星電子四家設備商以及美國Sprint Nextel和 Clearwire兩家運營商成立了WiMax“開放專利聯盟”OPA。這顯示了在當今日益競爭激烈的無線通信領域,WiMax支持者想通過降低專利費來得到更多設備商和運營商的支持,進而提升WiMax的商用速度的意圖。
事實上,高通、諾基亞等巨頭對WiMax技術一直處于觀望狀態(tài),甚至還帶有悲觀色彩。但這并沒有妨礙英特爾、思科等巨頭的強烈支持。目前,WiMax技術在“WiMax論
關鍵字:
WiMax 設備商 阿爾卡特朗訊 思科 英特爾 三星 Sprint Nextel Clearwire
騰訊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Arm欲借助其低能耗的芯片設計挑戰(zhàn)英特爾在服務器芯片市場上的霸主地位。但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市場對x86架構的偏愛,以及Arm芯片軟件的匱乏,ARM將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
Arm企業(yè)解決方案部門主管伊恩·弗格森(Ian Ferguson)說,多家芯片廠商已經與該公司進行了接觸,開發(fā)低能耗的服務器芯片,這將有助于降低能耗和總體擁有成本。弗格森沒有披露哪些芯片廠商與Arm進行了接觸。
弗格森表示,Arm最新的Cortex-A9多內核芯
關鍵字:
ARM 英特爾 服務器 芯片
近期包括半導體巨擘英特爾(Intel)、科技大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及IT大廠IBM紛在太陽光電領域展開著墨,太陽能業(yè)者表示,盡管這些重量級大廠相繼投入,無異是更確定太陽光電需求潛力是長期值得耕耘,不過,這些產業(yè)巨人投入后,短期內恐將增加料源缺貨緊張度,而長期來看,這些廠商透過技術激蕩所帶給市場震撼力,同樣不容輕忽。
不僅英特爾正式投入太陽能電池,韓廠三星其實亦已開始著墨太陽能領域,并以太陽能模塊及系統(tǒng)端布局為先,至于IBM亦在日前與東京應化工業(yè)(TOK)宣布攜手投
關鍵字:
太陽能 半導體 英特爾 三星 IBM
6月19日消息,AMD與英特爾低功率Atom處理器競爭的芯片的技術規(guī)格已經曝光。據德國一個網站發(fā)表的幻燈片顯示,這種芯片的代號為“Bobcat”,采用一個1GHZ AMD 64處理器內核,128KB一級緩存和256KB二級緩存。
Bobcat芯片支持在400Mhz和800Mhz HyperTransport連線上運行的DDR2內存。整個芯片封裝的熱設計功耗(TDP)是8瓦,比英特爾Atom芯片最大4瓦的功耗大一倍。熱設計功耗大對設備的電池使用壽命有不利的影響。
AM
關鍵字:
AMD 芯片 英特爾 Atom Bobcat
業(yè)界的兩個老對頭NVIDIA和AMD都在本周一發(fā)布了自己的下一代圖形處理器技術,并且都宣稱自家芯片能提供萬億次計算(Teraflop)能力。
不過,兩家公司的“相似點”僅止于此。實際上,兩種芯片的微架構在所采用多核方法、顯存、硅集成電路、生產工藝和軟件上,都存在極大差別。
AMD的“狡辯”?
AMD這次的新品發(fā)布方法打破傳統(tǒng),沒有采取過去的先高端,然后逐步衍生出低端產品的模式,相反,他們推出了一種面向主流圖形市場的產品,通過一種專利性的
關鍵字:
Nvidia AMD 圖形處理器 芯片 英特爾
6月18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NVIDIA與威盛近來合作親密,這一舉動可能會激怒英特爾,從而停止授權下一代FSB規(guī)格給NVIDIA。
《工商時報》報道稱,因為沒有關鍵處理器產品線,NVIDIA為求突破,選擇了與握有x86架構技術的威盛合作,這一合作與英特爾意愿背道而馳,英特爾威脅停止授權下一代FSB規(guī)格(Quick Path Interconnect),希望能逼退NVIDIA。
據了解,由于目前具備芯片組供應能力的只有NVIDIA與硅統(tǒng),如果NVIDIA因為與威盛的合作而失去訂單,硅統(tǒng)將
關鍵字:
英特爾 NVIDIA 威盛 FSB 處理器
盡管英特爾再三否認新推出的凌動處理器(Atom)供貨不足的事實,但凌動的缺貨已讓眾多筆記本廠家推遲低價筆記本電腦的上市時間。
昨日,華碩電腦中國業(yè)務群副總經理王俊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英特爾凌動處理器的確存在供貨不足的情況,不僅僅是華碩,包括HP、宏碁、微星和戴爾(Dell)等業(yè)內其他筆記本電腦廠家都面臨同樣問題。
“不過,華碩Eee PC今年500萬臺的銷量目標并沒有改變。”王俊人表示,Eee PC并不一定要采取英特爾的處理器。據悉,華碩Eee PC第一季度的
關鍵字:
英特爾 凌動 處理器 華碩
英特爾?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英特爾?!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英特爾?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英特爾?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