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新規(guī)影響,泛林集團2023年營收或將銳減25億美元!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將下滑超20%!
10月20日消息,半導體設備大廠泛林集團(Lam Research)于美國股市周三(10月19日)盤后公布了2023會計年度第一季(截至2022年9月25日止)的財報。雖然業(yè)績超出預期,但是受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新規(guī)的影響,泛林集團認為,其2023年的收入可能將減少20億至25億美元,2023年全球晶圓廠設備(WFE)投資額將同比下滑超20%。
具體業(yè)績方面,泛林集團該季營收環(huán)比增長9.5%至破紀錄的50.7 億美元,非依照一般公認會計原則(Non-GAAP),凈利潤為14.29 億美元,每股稀釋盈余環(huán)比增長18.0% 至10.42 美元。超出了分析師的的預期。
根據FactSet的統(tǒng)計,分析師預期科林研發(fā)第一季營收為49.2億美元、Non-GAAP每股稀釋盈余為9.57美元。
對于第二季(截至2022年12月25日為止)的業(yè)績指引,泛林集團認為,第二季營收將達51億美元(± 3.0億美元)、Non-GAAP每股稀釋盈余約10.00美元(±0.75美元),與第一季相比基本持平。
Yahoo Finance網站顯示,分析師預期科林研發(fā)第二季營收為49.1億美元,Non-GAAP每股稀釋盈余為9.47美元。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美國出臺了針對中國大陸的出口管制新規(guī),其中就包括相關半導體設備的出口限制。據芯智訊此前了解,目前應用材料、泛林集團、科磊等美國半導體設備大廠已經暫停了對于多家中國大陸邏輯晶圓廠及存儲晶圓廠的銷售和技術支持,后續(xù)對部分大陸客戶采購的設備/零部件訂單交付、安裝及技術支持將無法繼續(xù),相應的業(yè)績也必將受到較大影響。
泛林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蒂莫西·阿徹(Timothy Archer)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已采取必要措施確保完全遵守新規(guī)則,并根據需要停止發(fā)貨和提供支持?!?/p>
財報顯示,泛林集團第一季營收的最大來源仍是中國大陸,占比高達30%。緊隨其后的則是中國臺灣(22%)、韓國(17%)、東南亞(11%)、日本(9%)、美國(6%)、歐洲(5%)。
泛林集團警告稱,由于美國限制向中國出口高端技術,其2023年的收入可能將減少20億至25億美元。
(這里還不確定泛林集團說的是2023年自然年度,還是其2023財年,如果是后者的話,則意味著其接下來的三個季度就將因美國新規(guī)而減少20億至25億美元的營收。)
另外,根據泛林集團公布的預測數據顯示,受美國針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限制新規(guī)影響,全球晶圓廠設備(WFE)需求下滑影響(部分被供應鏈條件改善所抵消),2022年(1-12月)晶圓廠設備投資額預估將落在900億美元區(qū)間的前段,2023年初預計將同比下滑超20%。
受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新規(guī)影響,另一家美國半導體設備大廠應用材料上周也發(fā)出警告稱,預計截至10月30日的季度凈銷售額將下降 2.5 億至 5.5 億美元,預計未來三個月也會產生類似影響。根據芯智訊之前的統(tǒng)計顯示,在2021年自然年度,應用材料來自中國大陸的營收占比約為33.8%。
雖然科磊目前尚未公布最新一季的財報,但是根據其公布的2022財年第四財季(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財報顯示,該財季科磊來自中國大陸的銷售額為26.6億美元,占其總收入的29%。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光刻機大廠ASML也公布了超出預期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對于美國出口管制新規(guī)對ASML的影響,ASML CEO Wennink表示,公司初步評估顯示,美國出口管理條例新規(guī)對公司的2023年整體出貨計劃的直接影響有限?!拔覀兛梢岳^續(xù)將非 EUV光刻工具從歐洲運送到中國?!?/p>
而ASML之所以能夠繼續(xù)向中國大陸供應非EUV光刻機,主要是由ASML是一家歐洲公司,除了EUV光刻機之外,其DUV光刻機等設備當中來自美國的技術占比相對較低。比如ASML DUV光刻機的核心部件——準分子激光光源,雖然其美國子公司Cymer是重要供應商,但日本的Gigaphoton也有供應。
雖然ASML的非EUV光刻機能夠繼續(xù)向大陸供貨,但是,由于半導體制造鏈條非常的長,需要用到非常多的設備,如果部分大陸晶圓廠無法獲得應用材料、泛林集團、科磊等美系設備廠商供應的關鍵設備,且日系或國產設備無法完全替代,那么整個產線就難以運轉。
所以,對于國內受影響的晶圓廠來說,首先要務是確保現有產線能夠繼續(xù)運行。一方面需要積極與相關美系廠商溝通,去申請美國新規(guī)劃定的“紅線”以下的設備供應許可,這個大概率是能夠拿到的,畢竟三大美系半導體設備廠商來自中國大陸的營收占比都在30%左右,完全放棄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包括對于現有的處于“紅線”以上產線,則需要積極尋求日系及國內設備廠商的支持,尋找替代方案。無法替代的,則需要尋找第三方的零部件供應商,盡量保障產線的持續(xù)運轉;在技術和服務支持方面,雖然原廠停了支持,但可以嘗試挖來相應原廠或其他有相關經驗的非美籍人員來進行維護。
總結來說就是,有可能申請到供應許可的盡量去申請,一定申請不到的積極去替代,暫時替代不了的積極去保障運行,以等待可替代方案的出現。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fā)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傳感器相關文章:傳感器工作原理
風速傳感器相關文章:風速傳感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