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由《通信世界》主辦的2006寬帶無線技術論壇在北京舉行。 信息產業(yè)部科學技術司司長聞庫稱,WIMAX、WLAN等與3G不是替代關系,雙方會趨于融合。 對WIMAX已立項研究 針對目前正熱的WIMAX、WLAN等無線寬帶技術,信息產業(yè)部科學技術司司長聞庫談及了信產部對該問題的看法。 他說,寬帶無線接入與蜂窩移動通信的融合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這方面已經逐漸為大家所認識,以前移動通信和寬帶接入好像兩個家庭,好像固定網和移動網一樣,前年下半年開始我們注
- 關鍵字:
3G WiMax 通訊 網絡 無線
- 摘要: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對蜂窩移動通信技術形成了挑戰(zhàn),加快了對更高傳輸速率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演進型技術的研究和標準化進程。國際標準組織3GPP和3GPP2均啟動了對3G新一輪演進型技術的研究和標準化工作。目前3GPP長期演進(LTE)項目在無線接口的關鍵技術指標、無線網絡架構及高層協議方面取得了進展,3GPP2無線接口演進(AIE)項目在空中接口層二(L2)及更高層標準的制訂、空中接口物理層標準的制訂方面取得了進展。 關鍵詞:長期演進;無線接口演進;3G演進型技術 移動通信經過“
- 關鍵字:
3G 標準 通訊 網絡 無線
- 日前,波導與中星微合作開發(fā)“3G多媒體信息終端”的消息給業(yè)界帶來不小的震動,也為國產手機在3G時代的發(fā)展投下一枚重要棋子?,1緢笥浾?nbsp;顧衛(wèi)民 報道 “亂世出英雄。目前是國產手機發(fā)展的關鍵時刻,問題很多,充滿變數?!比涨?,一位國產手機廠商高層人士向記者透露。 當前,手機市場良莠不齊,洋品牌虎視眈眈。盡管波導、夏新等國產手機廠商均宣布今年一季度盈利,但國產手機整體市場份額下降卻是不爭的事實。日前,易觀國際、賽迪資訊等研究機構相繼發(fā)出警告,一季度國產手機市場份額創(chuàng)3年
- 關鍵字:
3G 通訊 網絡 無線
- 去年底,諾基亞與德州儀器等六家公司聯手,以“涉嫌壟斷”為名起訴高通公司,指控高通的WCDMA標準基本專利費過高,理由是,高通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前兩天,多家手機廠商和芯片廠商又向高通提起申訴,歐盟將就授權費用問題對高通展開調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同一天,又傳出高通已經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申訴的消息,高通指控諾基亞侵犯了其6項GSM相關專利。這標志著各大企業(yè)的知識產權糾紛進一步升級,知識產權問題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就在這些企業(yè)被知識產權糾紛所
- 關鍵字:
3G 多元化 通訊 網絡 無線 知識產權
- 3G和光網絡技術發(fā)展綜述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作為21世紀無線通信網絡最主要的技術,在實現移動網絡分組化,提升網絡業(yè)務實現能力和增值空間的同時,通過更先進的無線技術,為終端用戶提供超過2Mbps的高速接入,使無線用戶能夠體驗到和固定網絡寬帶用戶一樣的寬帶感受。正是這種分組化和高速接入的特性,使3G對承載網,特別是傳輸 網的要求和2G有較大的不同,為此,采用適當技術構建適配3G的傳輸網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
- 關鍵字:
3G 光傳送 通訊 網絡 無線
- 2005年,隨著全球電信市場的持續(xù)復蘇,國際3G市場保持穩(wěn)步加速的發(fā)展步伐。目前,3G網絡建設的準備工作已經逐步地進入各大運營商的議事日程,同時3G的傳送網絡如何建設也成為業(yè)界討論的熱點。上海貝爾 阿爾卡特作為一家專業(yè)的端到端光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并同時掌握3G移動的核心技術,對于面向3G的傳送網絡的建設,在此提出一些建議和思路。 1. 3G對傳送網絡的要求 WCDMA、CDMA2000和TD-SCDMA作為3G的三大主流標
- 關鍵字:
3G 光傳輸網 通訊 網絡 無線
- 【賽迪網訊】融合的需求對移動設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果需要手持設備支持豐富的融合業(yè)務,除了強悍的處理器之外,還需要支持WLAN、UWB、Bluetooth、Zigbee、DVB-H、UMTS等諸多無線協議,這些協議用以支持移動通信、娛樂體驗、計算應用的需求。然而如何做到面面俱到?升級射頻(RF,Radio Frequency)技術是解決方案的重要一環(huán)。 3G系統(tǒng)的射頻之變 無線通信技術升級到3G時代的直接意義就是無線芯片和數字芯片將變得更加復雜,耗能更多,而且比現有2
- 關鍵字:
3G 射頻 通訊 網絡 無線
- 3G終端的成熟與否將是3G能否順利發(fā)展的最大問題,這一點已經成為業(yè)內人士的共識。在歐洲,Vodafone、T-mobile等移動通信運營商抱怨電信設備廠商沒有能夠及時提供合格的終端產品,導致了歐洲3G事業(yè)發(fā)展延緩。和記黃埔公司也是由于類似問題退掉了與諾基亞的合同,轉向日本公司。在日本,NTTDoCoMo公司在推出3G業(yè)務兩年多之后,才逐漸解決了3G終端問題,用戶數量繼而開始飛速增長。 在中國,雖然還沒有正式部署運營3G網絡和業(yè)務,但通過對信息產業(yè)部組織的幾次3G技術試驗
- 關鍵字:
3G 通訊 網絡 無線 終端測試
- 如果你現在還墨守著電信業(yè)傳統(tǒng)的技術壁壘,那么你必將被時代所拋棄。當以軟交換為核心的下一代網絡技術徹底顛覆了傳統(tǒng)電信交換的意義之后,無線寬帶網絡正以同樣的速度入侵保守的移動通信領域。 3G是什么?也許幾年前3G就是擴頻通信的代名詞,就是CDMA,可是現在呢?當Wi-Fi這樣的無線網絡技術日漸完善,當曾經的4G搖身變成WiMax并不斷完善,別忘了還有諸如UWB、Zigbee等技術在虎視眈眈,我們已經無法把第三代移動通信這個光環(huán)獨自帶到
- 關鍵字:
3G 通訊 無線
- 從現有的傳輸技術上看,適合3G無線接入傳輸特性的傳輸技術有:ATM、SDH、以及MSTP技術。它們在3G無線接入傳輸網中各有利弊。 (1)ATM技術 優(yōu)點:由于Iub接口采用的是ATM傳輸方式,如果能在AT
- 關鍵字:
3G 通訊 網絡 無線 無線接入
- 關鍵詞】 3G 當前,有關3G時代的運營問題已眾說紛紜,譬如3G“殺手級”應用、3G終端定制、3G業(yè)務價值鏈等,而未來3G業(yè)務定價將是使用者最關注的焦點之一,并將直接影響著3G應用是否能被大眾市場所接納。目前,通過對已經推出3G業(yè)務的全球主要運營商(包括Vodafone、DoCoMo、KDDI、SKT、KTF、SPRINTPCS)的3G定價機制進行分析,對未來3G業(yè)務定價的潮流特征及國內運營商可能采取的應對策略進行分析。 一、3G數據業(yè)務計費基礎的選擇 3G業(yè)務的定價與
- 關鍵字:
3G 通訊 網絡 無線
- 【關鍵詞】3G 終端 縱觀全球3G運營商的業(yè)務發(fā)展進程和運營實踐,可以發(fā)現3G業(yè)務上的起伏在很大程度上與其移動終端有關。移動通信的飛速發(fā)展已經使移動終端成為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產品,承擔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質量高低、產品新穎程度、服務是否到位都影響著移動終端廠商與移動運營商的利潤。 隨著3G業(yè)務的不斷推出,與之對應的新的移動終端應用與技術層出不窮,3G終端將成為今后通信市場中的一個重要的新興產業(yè),其發(fā)展空間和市場價值不可限量。面臨著豐富的業(yè)務
- 關鍵字:
3G 通訊 網絡 無線 移動終端
- 3G和光網絡技術發(fā)展綜述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作為21世紀無線通信網絡最主要的技術,在實現移動網絡分組化,提升網絡業(yè)務實現能力和增值空間的同時,通過更先進的無線技術,為終端用戶提供超過2Mbps的高速接入,使無線用戶能夠體驗到和固定網絡寬帶用戶一樣的寬帶感受。正是這種分組化和高速接入的特性,使3G對承載網,特別是傳輸網的要求和2G有較大的不同,為此,采用適當技術構建適配3G的傳輸網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光傳輸技術經過近10年的發(fā)展,已經遠遠超出了SDH電路交叉和WDM波長連接的概念,20
- 關鍵字:
3G 光傳送 通訊 網絡 無線
-
摘 要:文章深入分析和研究了3G網絡建設的投資構成以及在不同情況下各部分投資比例的變動趨勢,同時探討了控制和節(jié)省3G網絡建設投資的各種策略,最后以中國的幾大電信運營商為例大致估算了不同場景下3G網絡建設的總投資。
1、前言
全球3G業(yè)務在2005年逐步進入了快速增長的周期,日本和韓國依然領跑3G,西歐正快速追趕,其它國家和地區(qū)也全面興起。目前除了大部分老牌移動運營商推出了3G業(yè)務外,也出現了大批像H3G這樣的新興運營商。3G網絡建設速度加快,網絡覆蓋面不斷擴大。在日本和韓國,3
- 關鍵字:
3G 通訊 網絡 網絡建設 無線 無線 通信
- 如果說短信、彩信、彩鈴等主宰了2G和2.5G的手機時代,什么將主宰3G的手機時代呢?雖然3G在我國尚未正式商用,但手機的各種新應用正層出不窮,并展現出燦爛的未來。 手機電視:“第五媒介”初現端倪 2006年德國世界杯再一次驗證了手機視頻是3G時代最值得期待、最有發(fā)展前景的應用這一看法。代理國際足聯賽事電視轉播權的盈方公司透露,他們已經跟100多個國家的運營商簽訂了手機轉播協議,這意味著從本屆世界杯開始,將有空前數量的手機用戶通過手機觀看足球比賽的現場直播。由此,手機電視將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和互聯
- 關鍵字:
3G 通訊 網絡 無線
3g-4g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3g-4g!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3g-4g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3g-4g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