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馬遜這兩天悄悄發(fā)布了兩塊平板Kindle Fire HDX 7和Kindle Fire HDX 8.9,還記得7月谷歌新品發(fā)布上的Nexus 7二代么?上周傳iPad Mini十月出新,另外還有Surface Mini消息不斷。移動設備之爭,手機很忙,為什么7寸平板也很忙?
移動設備的出現到目前為止為我們解決了2個問題(未來還在繼續(xù)發(fā)展):第一是通訊,第二是內容消費。通訊的需求讓手機做了,所以平板挑起了內容消費的擔子,它的顯示區(qū)域比手機大,體驗更好。但是,如此說來火的應該是大平板,而現在大拿們
- 關鍵字:
蘋果 平板
- 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維(JonyIve)和軟件主管克雷格-費德里吉(CraigFederighi)接受了《商業(yè)周刊》采訪。采訪的地點選在了蘋果總部會議室,當時離5S和5C發(fā)布還有一天。費德里吉先到會議室,然后是艾維。下面挑選一些問題:
問:大約一年前,你們兩人的工作范圍都擴大了,和去年相比,你們的日常工作有何變化?
艾維:克雷格變化比我大許多。
費德里吉:在角色變化之前,我領導OSX,還有OSX和iOS底層的一些通用架構。也就是我們的圖形層、核心操作系統(tǒng)、內核等。
- 關鍵字:
蘋果 iOS
- 9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當蘋果公司談論其“臺式機級別”A7芯片時,它僅僅是在進行公關上的吹捧嗎?有那么快嗎?
圖注:黃線區(qū)域內可能為雙核蘋果A7中央處理器,藍線區(qū)域內衛(wèi)圖形處理器
最初蘋果公司宣稱A7是首款智能手機64位“臺式機類結構”,這聽起來就像天花亂墜的廣告宣傳。就像爭論所說的那樣,64位設計對于大多數用戶而言并沒有差別,因此這是營銷廢話。
確實,蘋果公司正式發(fā)布iPhone5S時,在A7討論環(huán)節(jié)中不斷重復的公關言論有
- 關鍵字:
蘋果 A7
- 在這個9月,擁有一部 “土豪金”手機已成為了幸運的象征,因為這一款手機賣得太火了,至于火到什么程度,不妨來看看全球各地商家的銷售情況。整個中國香港和澳大利亞已全面斷貨,歐洲大部分地區(qū)的貨架上已看不到這一款手機,通信運營商威瑞森位于華爾街的門店也銷售一空,而蘋果位于舊金山的旗艦店大約僅剩20部,如果你想馬上擁有一部“土豪金”,那么只能祝你好運了。
搶購風潮席卷全球
自蘋果公司在9月20日發(fā)售兩款新iPhone手機之后,一股搶購風潮便迅速席卷全球
- 關鍵字:
蘋果 指紋感測器量
- 在蘋果和三星兩大品牌帶動之下,DisplaySearch預估,今年in cell占整體觸控面板市占率將達10.8%、on cell市占率則為12.5%,合計兩項技術市占率合計超過23%。今年群創(chuàng)、華映、彩晶積極切入on cell觸控,已經供貨給酷派等大陸廠商,2014年成長強勁,預估到2014年,in cell和on cell觸控技術合計市占率逼近24.9%。
因為蘋果去年發(fā)表的iPhone 5采用in cell觸控面板,今年又應用在iPhone 5S、5C和iPod touch之上的帶動,in
- 關鍵字:
蘋果 incell
- 專業(yè)顯示器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指出,目前內嵌式觸控面板最主要市場在智能手機,蘋果、三星兩個品牌分別帶動兩種不同內嵌觸控方案。
針對面板廠商的內嵌式觸控方案,DisplaySearch依觸控感應器所處基板位置,分為in-cell與on-cell兩種方案。in-cell觸控方案,觸控感應線路制作時,置于液晶面板兩層基板玻璃間的液晶區(qū)域。
on-cell內嵌觸控方案,觸控感應線路需制作于彩色濾光片玻璃基板的表層或底層,采用有機發(fā)光二極管(AMOLED)架構的顯示面板,需制作于封裝玻
- 關鍵字:
蘋果 觸控
- 當蘋果宣布新一代iPhone5s/5c的首發(fā)名單時,所有人都興奮的看到中國大陸地區(qū)第一次榜上有名,而在那時最美麗的想象,就是再也不用受到黃牛的盤剝和加價,第一時間享用到iPhone“大餐”。但當一周后開賣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立刻傻眼——官網訂不到,黃牛遍地跑,運營商拿貨少,“土豪金”炒上萬。這一形勢似乎和以往沒有什么不同,那么在此次全球同步首發(fā)的背后,那條灰色的利益鏈是不是依舊存在呢?
幕后大莊家,控制iPhone貨源為第一法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利益鏈
- 廣達(2382)受2014年筆電出貨恐持續(xù)下滑影響,加上主要客戶蘋果明年筆電出貨量也將衰退,外資連兩個交易日出脫廣達達一萬張。不過市場也傳出,廣達正與蘋果合作開發(fā)12寸大尺寸iPad。
廣達昨天表示,不評論客戶任何消息。
盡管昨天臺股大漲,但外資昨天出售廣達持股達7,000張,造成廣達以63.5元收盤,跌2.5元。
零組件廠商指出,蘋果預計10月推出新改款的筆電MacBook Pro,帶動蘋果筆電第3季出貨量拉升到300萬臺,9月出貨量也明顯增加,但是第4季蘋果筆電出貨表現仍要觀察。
- 關鍵字:
蘋果 iPad
- 北京時間9月23日消息,蘋果iPhone5S和iPhone5C已經發(fā)售,對此作為蘋果元老的斯蒂夫·伍茲尼亞克日前在接受采訪時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直言iPhone5C讓自己提不起興趣。
斯蒂夫·伍茲尼亞克(圖片來自cnbeta)
伍茲尼亞克表示:“我還是相當喜歡iPhone4和5這兩款機子的設計,然而新iPhone無法像其他的蘋果產品一樣,讓我對其產生濃烈的興趣”。
當談及塑料外殼的iPhone5C時,沃茨尼亞克直言,“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 盡管此前蘋果新發(fā)布的iPhone5C招致了業(yè)內種種非議,但對于同時發(fā)布的iPhone5S,尤其是首次將傳統(tǒng)PC產業(yè)中的64位計算能力通過過A7芯片引入到移動的智能手機中還是贊賞有佳,并稱蘋果由此又將在智能手機產業(yè)的競爭中令對手汗顏。不過,我們認為,除了在智能手機產業(yè)中外,還有另外一個產業(yè)會感受到真正的切膚之痛,那就是傳統(tǒng)PC產業(yè)中的Wintel。
蘋果64位生態(tài)系統(tǒng)在智能手機的首次應用,縮小了與Wintel聯盟計算力的差距
盡管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高速增長部分導致了傳統(tǒng)PC產業(yè)的下滑,并讓
- 關鍵字:
蘋果 64位
- DIGITIMESResearch指出,美商蘋果(Apple)于2013年9月10日發(fā)表兩款新iPhone,其中的5S所采A7應用處理器(AP)仍以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采28nm制程制造為主。
蘋果目前仍是三星最大晶圓代工客戶,相關訂單出貨量約是三星本身AP的2~3倍之多,但已明確遭蘋果告知20奈米制程(A8)無代工機會,因此,DIGITIMESResearch預估2014年中起,三星將面臨產能過剩窘境,所以三星正積極拉攏高通(Qualcomm)、NVIDIA等業(yè)者。
- 關鍵字:
蘋果 A8
- DIGITIMES Research 指出,美商蘋果(Apple)于2013年9月10日發(fā)表兩款新iPhone,其中的5S所采A7應用處理器(AP)仍以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采28nm制程制造為主。
蘋果目前仍是三星最大晶圓代工客戶,相關訂單出貨量約是三星本身AP的2~3倍之多,但已明確遭蘋果告知20奈米制程(A8)無代工機會,因此,DIGITIMES Research預估2014年中起,三星將面臨產能過剩窘境,所以三星正積極拉攏高通(Qualcomm)、NVIDIA
- 關鍵字:
蘋果 A8
- 據國外媒體報道,蘋果公司或將于10月15日星期二召開媒體見面會,此次大會的焦點可能集中于新款iPad、Mac、新一代OS X Mavericks以及新一代機頂盒產品Apple TV。
結合諸多消息來看,蘋果本月初發(fā)布的新款iPhone僅僅是開胃菜,不到一個月,蘋果將再次舉辦盛大的產品發(fā)布會。
科技網站9to5Mac指出,消息來源網站Mac Generation此前發(fā)布的信息中有準確的也有不準確的,因此無法辯明該網站此次的報道是否屬實。此前外界便相信,蘋果今秋將為果粉們呈現諸多驚喜,隨著新款
- 關鍵字:
蘋果 iPad
- 除了指紋識別和A7處理器,iPhone5S另一大亮點就是其拍照功能。不過令人意外的是,iPhone5S配備的攝像頭依舊是...
-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5S
- 蘋果發(fā)布會真正的閃光點常常被“雜音”淹沒——9月10日的發(fā)布會上,iPhone5C的五種顏色和高昂定價讓很多人忽略A7處理器這款第一次被運用在智能手機上的64位ARM架構處理器,領先于高通、Nvidia和三星;而在今年6月的WWDC上,iOS7的“扁平化”風格也使人們忽略了其中的一些重要的新特性,比如iBeacon技術——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么。
最近,國外科技媒體上有一篇文章,其中詳細介
- 關鍵字:
蘋果 NFC
蘋果介紹
蘋果電腦公司由斯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chuàng)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設計,并被Byte的電腦商店購買了50臺當時售價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設計。
1977年蘋果正式注冊成為公司,并啟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蘋果標志。同時,蘋果也獲得了第一筆投資——Mike Markkula的9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